[开物有新]数字科技产业一周热闻大盘点,过去一周有哪些政策及行业动态、前沿科技、大事件,一起回顾。
一周开物产业盘点
本周大事件
工信部规划1亿个专用号用于车联网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规划1亿个11位公众移动通信网号码,这批号码专用于车联网业务,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高质量发展。配置这些专用号码的智能网联汽车物联网卡与手机SIM卡类似,可以通过4G/5G网络,实现车辆与车企后台进行数据通信,满足车内人员日常上网娱乐以及紧急情况下救援语音通信等需求,将为车联网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央视新闻)
政策动态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适度超前布局建设5G、数据中心、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文章提出,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推动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智能制造工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普及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领先地位和竞争力,提升集成电路、关键软件、通信设备等发展水平,加快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融合创新。适度超前布局建设5G、数据中心、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工信小微)
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加快推进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标准研制
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印发《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计划提出,完善人工智能标准,强化通用性、基础性、伦理、安全、隐私等标准研制。加快推进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标准研制。推动区块链标准建设,加快底层平台、智能合约、共识机制、跨链互操作等共性关键标准制定,推进重点领域的应用和服务标准研制。完善云计算标准,加快云原生、云操作系统、分布式云、边缘云、云迁移、云化应用、智能云服务等标准研制。推进脑机接口标准研究,加强输入—输出接口、脑信息编解码算法、脑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和应用标准研制。加快建设下一代互联网、Web3.0、元宇宙等新兴领域标准化项目研究组,推进基础类标准研制,探索融合应用标准。(界面新闻)
上海:到2027年打造500个智能制造示范场景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七部门印发《上海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创新产品扩大应用的专项行动》。其中提到,到2027年打造500个智能制造示范场景。围绕智能制造全场景建设,实施“高端机床+”,“机器人+”,推动企业基于工业机器人、工业母机、传感器与控制装备、智能仓储物流装备、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开展智能化改造升级。创新零部件装机配套,引导材料、元器件、零部件、专用软件企业与整机企业有机结合,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发挥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合作案例带动作用,大力推进优质基础产品市场应用。(每日经济新闻)
南京:到2026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要超600亿
5月30日上午,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并解读南京市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及政策措施“1+1”文件,即《南京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力争引培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基础大模型1个,打造行业大模型20个以上,可统筹智能算力超6000PFLOPS(FP 16),每年打造30个标杆应用场景,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600亿元。南京市工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代吉上介绍,将以场景应用为牵引,重点行业部门、市属国企带头开展“人工智能+”专项行动,围绕重点领域每年发布30个标杆应用场景;聚焦“4266”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围绕钢铁、石化、汽车等南京市优势制造领域以及能源、文旅、金融(科技)、交通物流、医药卫生等特色领域,推动Al+行业融合创新,全面提升经济社会智能化水平。(扬子晚报)
郑州出台10条措施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郑州市政府5月29日发布《郑州市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围绕加强智算数据资源统筹供给、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3个方面提出10条政策措施,加快推进郑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其中提到,增强模型创新能力。围绕模型构建、训练、调优对齐、推理部署等环节,鼓励头部企业、高校院所开展多模态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研发,支撑多任务复杂场景行业应用。支持企事业单位开放大模型应用场景,优先采用经权威第三方评测机构评测性能达到国内领先的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产品和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大模型应用场景,给予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财联社)
安徽强化金融赋能助力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记者从“投资安徽行”2024年主旨发布大会上获悉,安徽省完善金融支撑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快运营总规模不低于20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主题基金,助力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安徽3年安排10亿元财政资金,撬动保险、信贷、基金等社会资本投向通用人工智能产业,预计将带动市县投入18亿元、企业投入130亿元,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下一步,安徽将着力搭建应用生态集聚平台,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示范市(县、区、园区),通过举办全国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吸引通用及行业大模型企业、跨领域应用企业、新兴算力企业、安全人工智能企业等来皖落地,对在皖落地的获奖项目和团队,省市统筹相关基金,最高给予3000万元资金支持。(新华财经)
前沿科技
首个智慧城市大模型UrbanGPT,全面开源开放
香港大学与百度联合发布了首个智慧城市大模型UrbanGPT,该模型在时空预测技术领域引发了重大突破。时空预测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仅关注交通和人流的流动,还涵盖了犯罪趋势等多个维度。然而,由于城市数据不足,传统的时空预测模型在精确预测方面受到了限制。UrbanGPT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其强大的泛化能力使其在零样本学习领域展现出强大潜力。(站长之家)
浪潮信息发布“源2.0-M32”开源大模型
日前,浪潮信息发布“源2.0-M32”开源大模型。据悉“源2.0-M32”在基于“源2.0”系列大模型已有工作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和采用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门控网络”技术,构建包含32个专家(Expert)的混合专家模型(MoE),并大幅提升了模型算力效率,模型运行时激活参数为37亿,在业界主流基准评测中性能全面对标700亿参数的LLaMA3开源大模型。(经济参考网)
百度发布AI原生应用“橙篇”
在百度万象大会上,百度发布了AI原生应用“橙篇”,可用于大量、多格式、长内容的文件理解、总结与问答,也可进行超长篇幅的长文生成、深度编辑和多模态的自由创作。百度副总裁、文库事业部负责人王颖介绍,在橙篇上,用户可以进行AI全网智能检索和学术检索,背后调用了百度文库、百度学术以及全网数十亿的专业信息和资料。《科创板日报》
百度:推出“千帆行业增强版”加速行业大模型应用落地
5月28日,2024智能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介绍为了加速行业大模型的落地,百度智能云推出“千帆·行业增强版”。沈抖指出,行业大模型本质上是一个多模型的行业解决方案,由一个通用大模型和多个行业模型组合而成。这些行业模型往往由小模型精调而成,在特定领域具有很强的能力。但企业应用场景十分复杂,如果只是用一个个“孤立”的行业模型去解决特定场景的问题,那么整套工程将会非常复杂,和传统的AI开发没有区别,开发效率极低。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行业大模型的开发门槛,百度智能云此次推出了千帆·行业增强版,将通用大模型的理解、生成、逻辑、记忆能力,与行业模型的专业能力相结合,搭配体系化的工具和组件,支持从资源管理、大模型服务到应用开发的全过程。(经济参考网)
智谱AI与华信永道战略合作发布政务服务人工智能大模型
5月27日,公司与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政务服务智慧引领:政务服务人工智能大模型——智道奇点SagesrvGLM"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正式发布了政府服务垂类AI大模型——"智道奇点SagesrvGLM".此模型将主要应用于四类政务服务场景,首期聚焦于住房公积金领域的智能客服和边聊边办新服务模式。新产品的发布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进一步推进公司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化的新业务战略,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提升公司的客户服务价值。然而,由于新产品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市场规模和实际收益情况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金融界)
快手上线自研文生图大模型“可图”
快手自研文生图大模型“可图”已于近日正式对外开放。“可图”大模型目前支持文生图和图生图两类功能,可用于AI创作图像以及AI形象定制。用户可通过“可图”微信小程序和网页版使用,这也是快手首次将其自研的系列大模型对外开放。“可图”大模型的参数规模达十亿级,这些数据来自于开源社区、快手内部构建和自研AI技术合成,覆盖了常见的千万级中文实体概念,还引入强化学习和奖励模型技术(RLHF),解决了文生图大模型在长文本和复杂语义文本输入下的效果问题。(界面新闻)
腾讯大模型APP腾讯元宝上线
5月30日,腾讯大模型APP腾讯元宝上线。相比此前测试阶段的混元小程序版本,面向工作效率场景,腾讯元宝提供了AI搜索、AI总结、AI写作等核心能力;面向日常生活场景,元宝的玩法也更加丰富,提供了多个特色AI应用,并新增了创建个人智能体等玩法。腾讯混元也在积极布局智能体生态,面向开发者和企业推出了一站式智能体创作与分发平台腾讯元器。目前,腾讯元器已经全量面向用户开放。(证券时报)
广联达发布建筑行业AI大模型和行业AI平台
5月25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数字建筑大会2024全体大会上,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建筑行业AI大模型AecGPT和建筑行业AI平台,标志着AI赋能建筑行业数字化发展取得全新突破。
广联达发布的建筑行业AI大模型AecGPT,基于一站式AI原生应用开发平台(广联达行业AI平台),能够实现建筑行业软件产品和应用的AI化升级,打造建筑行业的超级大脑。(中工网)
蚂蚁首次公布AI应用矩阵
5月27日,蚂蚁在开放日上对外展示了多个AI创新应用产品。基于大规模业务场景的需求,蚂蚁集团已经布局了包括知识图谱、运筹优化、图学习、可信AI、大模型等在内的AI技术,其中蚂蚁百灵大模型已于去年底完成备案。蚂蚁集团CTO何征宇透露,基于蚂蚁百灵大模型的三个应用是蚂蚁当下重点破局方向:生活管家、就医助理及金融助手。此外,多模态大模型技术也在蚂蚁内部也有一些创新应用,如AI智绘、AIGC数字人等。(财联社)
涂鸦智能发布首个大模型Cube AI
5月29日,全球化云开发者平台涂鸦智能在2024 TUYA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涂鸦首个AI大模型Cube Al以及三款AI开发工具、AI小程序开发底座。
对于企业端来说,AI算法和算力投入产出比低,用好通用大模型成为大多数企业唯一可以选择的路径;然而通用大模型却难以直接适配具体业务场景,构建专属大模型过程中,缺乏应用场景和海量训练数据,商业价值难以落地。Cube AI的推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痛点。据涂鸦智能联席董事长兼总裁陈燎罕介绍,涂鸦智能覆盖了全球数亿台智能设备、2800万智能硬件品类,这些设备每天实时产生大量数据。得益于涂鸦智能拥有的海量数据和开源大模型能力,Cube AI能够为GenAI技术创新和应用提供落地路径。(36氪)
场景
东软获批辽宁省和沈阳市大语言模型专项
毫末智行CEO顾维灏:AI大模型是自动驾驶实现的唯一路径
“AI大模型是自动驾驶真正实现的唯一路径,端到端会是未来很重要的技术方向。”6月1日,毫末智行CEO顾维灏在2024(第二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表示,端到端不仅仅是模型端的优化,也需要数据的供给与算力的支持。从2022年开始,DriveGPT等自动驾驶垂类大模型所探索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一旦应用会带来非常惊艳的效果。在顾维灏看来,随着大模型、端到端应用,对数据和供给要求降低,以及数据生成带来的仿真技术的进步,都会加快产品技术的迭代。“端到端的训练需要更大规模的算力,布局更早的车企其训练成本能控制在更好的水平内。”(封面新闻)
中国电信推出大模型短消息服务
中电信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宣布面向中国电信用户推出搭载自研星辰大模型的新型短消息服务—星辰慧答,将通过短信通道提供大模型服务。目前星辰慧答具备语言理解、文本生成、知识问答和逻辑推理等能力,后续文生图、文生视频等多模态能力也将面向公众推出。(科创板日报)
世卫组织数字健康合作中心与达摩院达成战略合作,向全球推广AI多癌早筛技术
当地时间5月30日,联合国在瑞士日内瓦召开AI for Good全球峰会,阿里巴巴达摩院(湖畔实验室)受邀分享AI多种癌症早筛技术。随后,世卫组织(WHO)数字健康合作中心宣布与达摩院开展战略合作,向全球推广该项技术,助力更多发展中国家抗击癌症。目前,达摩院AI癌症早筛技术在国内已经为超过600万人次提供服务,除胰腺癌外,也包括食管癌、肠癌、胃癌等高发癌症的筛查,国际上则与安提瓜和巴布达卫生部达成战略合作。(36氪)
有道“子曰”教育大模型多应用加速领跑
5月29日,网易有道“子曰”教育大模型媒体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会上,网易有道分享了子曰教育大模型最新技术进展及三大AI创新应用:AI全科学习助手“有道小P”APP、新一代虚拟人口语教练Hi Echo 3.0和新一代知识库问答引擎QAnything。会上介绍,在过去一年中,网易有道以子曰教育大模型为基座,推出了10余个应用,覆盖了翻译、作文批改、语法精讲、句子解析、体育教育、口语练习、家庭辅导等多个细分场景,并将这些应用落地到全系软件和硬件产品中,根据用户反馈持续迭代优化。(新浪财经)
Grab与OpenAI宣布合作在东南亚部署AI解决方案
东南亚科技公司Grab与OpenAI当地时间5月30日宣布,双方将合作构建和部署先进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Grab将探索使用AI技术构建客服聊天机器人,更快地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在地图绘制方面,Grab将利用OpenAI,通过自动化和更高质量视觉图像数据提取来增强应用的地图绘制工作,以更快地更新地图,为消费者和司机合作伙伴提供更好体验。(财联社)
中国石油、华为等多企业合作推进大模型技术在新能源等领域应用
5月28日,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华为、科大讯飞等多家企业共同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启动建设昆仑大模型。据了解,昆仑大模型是能源化工行业的大模型,将有助于推动该行业人工智能水平的提高。(证券时报)
青岛举行“AI+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场景应用对接会
5月27日,青岛“AI+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场景应用对接会举行,会议以“AI赋能海洋场景催生新质”为主题,设置人工智能大模型推介、场景介绍、研讨交流等环节。在推介环节,来自华为集团、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青岛国实研究院的专家分别对“盘古”海洋大模型、“AI-GOMS”大模型、“羲和”海洋预报大模型、“问海”大模型进行了推介,展示了各自在海洋大模型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和应用案例。比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联合开发的“羲和”海洋预报大模型具有性能高、速度快、时效长、架构新的特点,该模型在海水温度剖面、盐度剖面、海表流场、海平面高度等评测要素上,比当前世界主流的业务预报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信网)
北京昌平兴寿镇生态农场引入大模型
6月1日,在昌平区兴寿镇御享生态农场的蔬菜大棚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农业大模型研究团队正在进行一场“无人种植”,通过手机上的小程序即可控制整个大棚里的黄瓜生产,无人机、喷淋作业和巡检机器人等设备正在进行无人化作业。2023年12月,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农业大模型研究团队发布神农大模型1.0,这一次,神农大模型进入生态农场,将实现农业种植的智能化监测与分析、农业种植的正规化决策与操作、智慧农业的一体化管理与控制等。这套大模型率先应用在黄瓜种植大棚里,后续还可以应用在草莓、番茄等多种农作物生产中。今年7月,神农大模型2.0即将发布,届时将推出种植业、养殖业等4个应用场景。(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