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与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引领京津冀蒙地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算产业创新应用高地。”到2027年建立布局合理、算网协同、技术领先、绿色集约、产业链完备的京津冀蒙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融入联网调度、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有力支撑落实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部署。
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通知
“实施方案”提出了智算资源供给集群化、智算设施建设自主化、智算能力赋能精准化、智算中心运营绿色化、智算生态发展体系化等5条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到2025年,本市智算供给规模达到45EFLOPS;新建和改扩建智算中心PUE值一般不超过1.25,年能耗超过3万吨标煤的大规模先进智算中心PUE值一般不超过1.15。推进本市存量数据中心升级改造,到规划期末所有存量数据中心PUE值均不高于1.35等具体发展目标。
“实施方案”提出,要重点建设海淀、朝阳、亦庄、京西(石景山、门头沟)等E级智能算力高地,优先加快两个10EFLOPS大规模智算集群建设进度,着重满足快速增长的大模型训练算力需求和推理算力需求。
此外,在目标和任务中,“实施方案”均提及了推动京津冀蒙算力一体化建设,按照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布局,构建京津冀蒙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打造内蒙古(和林格尔、乌兰察布)-河北(张家口、廊坊)-北京-天津(武清)为主轴的京津冀蒙算力供给走廊,以及推动实现环京200公里内重点算力中心间往返网络时延不高于3毫秒、北京至内蒙古和林格尔等西部节点往返网络时延不高于5毫秒。
对于绿色、先进、自主可控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可扩大资金支持,对采购自主可控GPU芯片开展智能算力服务的企业,按照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支持,加速实现智算资源供给自主可控。对主动进行绿色节能改造的存量数据中心,按照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支持。提升人工智能算力券政策效能,鼓励企业用好智能算力资源,加快推动大模型赋能行业应用。
“实施方案”的发布,显示了北京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布局和战略考量,以及对于支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部署的主动承担。此次方案整个京津冀蒙地区作为整体来规划,将进一步推动相关区域的算力产业生态平衡发展。
近年来,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布局,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算力基础设施作为算力生产的基石,更是算力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我国在国家层面多次出台包括《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推动我国算力基础设施产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科智咨询最新发布的《2023-2024中国IDC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整体IDC业务市场规模为5078.3亿元,较2022年增长25.6%。规模以上在运营IDC机房存量达到2059个,新增机房152个,超过2022年新增机房数量。
2019年-2023年中国在运营IDC机房苏数量及增长
在地方政府层面,除北京外,各地政府也纷纷跟进,根据各自省市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制定算力产业发展政策。
3月21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智能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算力浦江”智算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
3月22日,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广东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暨“粤算”行动计划(2024-2025年)》的通知;
4月23日,江苏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江苏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
……
各地政府在算力领域的布局,有利于我国构建高效、安全、绿色的算力基础设施体系,以满足各行各业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和智能计算需求,并借此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赋能智能制造、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等诸多领域创新发展,推动中国数字产业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