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贵阳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听取2023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作为行业公认“西算”节点的贵阳,已经从“西算”节点城市,逐步转变为具备承接“东数”能力的城市。

IDC圈记者注意到,报告中提到,贵阳要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主枢纽中心和算力调度平台,建成投用56P智算项目,发展东部算力重大用户50家以上……….开工建设南方能源、网易,加快建设国电投等超大型数据中心,持续加大金融机构数据中心招商力度,力争标准机架达20万架、上电服务器突破50万台,推动数据中心由成本中心向效益中心转变。”这是贵阳市2023年定下的“小目标”。

2月1日,在网易贵安数据中心开工仪式上,网易CEO丁磊公开表示,在今年9月网易贵安数据中心(1.1期)建成后,计划把网易最核心的业务数据、最贴近用户的温热数据,都迁移到贵安,进行处理和计算,让数据从东到西、由西向东,都能跑起来。

不仅于此,相信经常使用苹果iCloud的用户也对贵阳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颇有感触”。自从2018 年起,国内iCloud由云上贵州接手运营后,国内苹果终端产品用户在使用iCloud上传/下载/备份的速度有了显著提升。

众所周知,包括贵阳、中卫、庆阳等在内众多“西算”节点/集群,在“东数西算”中的主要作用是:凭借相对低廉的“成本”,承接“东部”地区非实时性算力需求(即温冷数据的计算、存储)。

纵观贵阳乃至整个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正如2023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推动数据中心由成本中心向效益中心转变。”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作为数据中心的“租户”当然希望其业务部署的数据中心越贴近用户侧越好。但随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数据中心几近饱和,以及用户对算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互联网企业在选择数据中心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性价比”。

贵阳大数据产业“精彩”的发展过程,为其他“西算”或有意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二三线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首先,贵阳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当地年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紫外线辐射少,空气质量好,适合建造需要除尘、降温的数据中心。与此同时,贵州不在主要的地震带上,也让数据中心免受自然灾害影响。

其次,相较于北上广深等地,贵州无论是土地成本,人力成本,还是电费成本等都有明显优势,能让数据中心为用户提供更低的“单位算力”成本。

再次,“西算”节点与“东数”节点相比最大的“劣势”就是“网络”。在网络建设方面,近年来,贵阳经开区加快推进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千兆入户、千兆WiFi、5G信号建设“三千兆”网络为抓手,实现城市1000M住宅光纤入户,商务楼宇和工业园区1000M光纤接入能力。

目前,贵阳贵安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500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5G用户占比、10G-PON及以上端口数占比、“双千兆”应用创新等7项指标均已达到“千兆城市”评价标准,总体指标在入围的110个城市中排名处于中上游。

2022年6月,中国电信启动建设贵阳至广州光缆传输直连电路项目。该光缆全长1305公里,自贵州贵阳途经广西桂林直连广东韶关,预计总投资达9999万元(其中贵州段约4500万元),拟于2023年一季度验收。建成之后,贵州国家算力枢纽至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算力枢纽传输时延将压降约30%。

如此“天时地利人和”,让贵阳在由“西算”逐步走向“东数”的过程中,得以“积沙成塔,积水成渊”。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3-02-07 15:43:44
机房建设 瞭望丨数据中心建设补短板
业内认为,PUE值低并不代表碳排放低,数据中心绿色转型还需着重提升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比例。 <详情>
2023-01-30 11:59:50
国际资讯 3D打印数据中心EdgeCloudLink获700万美元融资
Bachar 表示数据中心的实际构造很简单,由两层填充绝缘材料的薄壁组成。 <详情>
2022-12-19 09:04:45
数据中心节能 北京市鼓励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
北京市发改委近日发布《北京市进一步强化节能实施方案(2023年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修订体现新时代节能降碳工作新要求,坚持党 <详情>
2022-12-08 13:03:08
机房建设 河北省唐山市共享数据中心项目进入主体验收阶段
近日,由唐山文旅集团重点打造的唐山市共享数据中心项目已全面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等各项工作,进入主体验收阶段,项目运营进入倒计时。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