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兰信

海兰信2001年成立,是国内唯一具备“智慧海洋+智能航海”实施能力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065)。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环保科技园,在上海、南通、武汉、广东、海南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在德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地设有子公司及研发机构。

海兰信主营业务包括智能船舶+航海业务、海洋观探测业务,可为所有渉海的国防类、政府类、企业类及个人用户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和产品;创新拓展海底数据中心(UDC)系统解决方案,助力数据中心“海洋新基建”。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微软海底数据中心(Project Natick)

Project Natick项目旨在通过在海中快速部署数据中心,利用海水庞大流量作为冷却资源,为靠近大型水(海)域地区的客户提供快速、低延时服务。[详情]

海底数据中心:更低能耗 更低故障

Project Natick第二阶段测试,数据舱在苏格兰海底实现2年无人运维,服务器故障率为陆上数据中心的1/8。[详情]

海兰信海底数据中心(UDC)

  • 海兰信已开始打开数据中心产业市场,逐步进行到商业化阶段,这将为数据中心产业节能减排带来又一解决思路。
  • 岸站通过复合海缆向海底分电站进行高压输电,海底分电站内部进行高压变电并实现智能化的开关功能。
  • i数据舱内部通过配电实现对每个 IT 设备的电力供应,并将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系统散入海水中。数据舱中的 IT 设备通过海底光电复合缆与岸站联通,接入互联网,进而实现数据的多种应用。
  • 海底数据中心的监控系统包括:海底网监控系统、 水下自主航行器(AUV)、海面无人艇巡逻系统、海岸雷达监控系统以及低空超轻型无人机系统等。

UDC测试与推进

  • 【UDC启动】2020年3月,对拥有成熟的海底接驳技术、深海电站技术和海底工程实施经验的欧特海洋完成收购后,海兰信具备了实施海底数据中心(UDC)的核心能力。2020年8月15日,海兰信首次发布海底数据中心(UDC)解决方案,UDC测试样机项目正式立项。
  • 【设计、组装】2020年10月15日,海底数据中心(UDC)解决方案及海底数据舱模型首次亮相。2020年10月15日,UDC测试样机完成设计采购。2020年11月9日,测试样机开始组装。
  • 【运输、布放】2020年11月27日,UDC测试样机完成组装,运输至布放码头。2020年11月29日,测试样机在珠海市中海福陆码头完成水下布放。
  • 【回收、测试结果发布】2021年1月8日,测试样机完成第一次起捞。2021年1月10日,海兰信举行阶段性测试成果发布会,会上发布《测床样机测试报告》、《海底数据中心能效(PUE)测试报告》、《海洋生态环境评估报告》,海底数据中心海南示范项目签约,为中国首个海底数据舱揭幕。

测试报告与结果

测试情况

数据舱测试样机为圆柱体结构,长 5.76 米、直(外)径 3.05 米,舱内装有 4 个机柜,单机柜功率 35W。

下载
PDF 让蓝色海洋成就绿色IDC

UDC测试报告

在海底运行约40天后,海兰信UDC数据舱测试样机完成第一次打捞上岸并进行数据分析。测试期间样机的密封、压力、冷却、电力、耐腐蚀等各项系统均运作 正常,没有故障情形发生。

PUE 1.076

“清华大学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出具的能效测试报告显示,舱体内假负载满载,在海水温度低于 25℃时,冷却系统可将舱体室内环境温度冷却至30.7℃,冷却效果良好;此时,海底数据中心样机的 PUE 值测算结果为 1.076。

环境影响评估

青岛环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出具的《海底数据中心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显示,样机对测试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友好,出水口最高温升仅为 2℃,且影响范围仅为设备周边小范围内,基本不会对海区内海 洋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专家论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一方面,我们对数据中心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另一方面,数据中心对我们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那么,是否有方法能解决这一困境呢?水下数据中心,或者海底数据中心,也许能成为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手段之一。(分行)海底数据中心的这种特性是陆海统筹、生态用海、集约用海的总实践探索。同时,相比于陆上数据中心,省电、省地、省水、绿色,总成本也具有明显优势。如果示范项目成功,将为数据中心建设和能耗的困境找到新的突破口,成为行业发展的新亮点、新趋势!

微软研究员本·卡特勒


海底数据中心对比岸上的数据中心存在的优势:
一、可持续性;
二、快速布署;
三、距离用户更近,回应速度更快。

用户互动

USER INTERACTION